(湖南省棋协2011裁判员培训班)2007年版试行本《象棋竞赛规则》试行两年以来,人们对前五章的行棋规定、比赛规则、比赛通则、比赛附则、裁判细则基本上没有多少反映,但对第六章、第七章的棋例总则、棋例细则,棋手和裁判界的朋友们却提出了一些疑义和很好的建议,这足以说明“棋例”在象棋规则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试行本《象棋竞赛规则》在修订过程中,由中国象棋协会牵头,技术委员会、裁判委员会参与,三度会商,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是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之结果,由中国象棋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朱宝位先生执笔。有望在今年出版。
象棋“棋例”人所众知,变化复杂,博大精深,学术性强,难以掌握,历来为棋手、裁判及爱好者高度重视。
下面,仅对2007试行本《象棋竞赛规则》棋例方面部分条款的变化列举一些例子,供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
一、棋例总则
㈠基本概念
1.待判局面、棋例和棋例裁决:
在对局中出现双方着法循环反复(重复局面)达三次,一方
棋手要求裁决,此局面称为“待判局面”。
据以裁决“待判局面”的规则条例,称为“棋例”。
引用“棋例”对“待判局面”进行裁决,称为“棋例裁决”。2.禁止着法和允许着法:
判断一方走子属性,要根据走棋后在棋盘上所产生的作用而
定。如走动的子(动子)或其它未走动子(静子)产生步步属于“将”、“杀”、“捉”(包括抽吃子)等攻击手段,称为“禁止着法;如走子性质至少有一步属于“兑”、“献”、“拦”、“跟”、“闲”,即为“允许着法”。
3.子力价值和对比关系
棋子本身所具有的实力价值,称为“子力价值”。子力价值
是作为棋子交换时,衡量双方得失的尺度。也是判断某一着棋是否属于捉的依据之一。
车、马、炮、过河兵(卒)、士、相(象),均算“子力”。帅(将)、未过河兵(卒),不算“子力”。“子力”简称“子”。
各个兵种之间子力价值对比关系的估价:一车相当于双马、双炮或一马一炮;马炮等值;车、马、炮称为“强子”;士、相(象)等值,称为“弱子”。过河兵(卒)价值浮动。帅(将),因不存在与其它棋子进行交换,无需对其价值作出规定。
一个“强子”换几个“弱子”或几个过河兵(卒),均不算“得子”。一个兵(卒)主动换取数子均不算得子(参见第七章棋例细则图二十七)。其它棋子捉吃未过河的兵(卒),或立即吃掉刚过河的兵(卒),也不算得子。连续交换子力后,计算子力价值,多吃过河兵(卒)或士、相(象),均算得子。
㈡棋例总纲
进行棋例裁决时的总依据是棋例总纲(四大原则)。
1.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单方面长将。
2.双方均为“允许着法”,双方不变作和。
3.双方均为“禁止着法”(含双方长将),不变作和。如其中一方长捉无根子,另一方其中有一着捉少根子或有根子,则长捉无根子一方变着。详见试行本规则29、8款和第七章棋例细则之图九、十。
4.一方为禁止着法,另一方为允许着法,应由前者变着,不变判负。
㈢棋例通则
1.帅(将)本身步步叫吃对方的棋子,按闲着处理。其他棋子和帅(将)同时捉吃或借帅(将)之力捉吃对方的棋子,均按“捉”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二十五)。
2.兵(卒)本身(无论是否借助外力)直接捉吃对方的棋子(不含将、杀),按“闲”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二十六。
其它棋子和兵(卒)同时捉吃对方的棋子、或兵(卒)借其它棋子之力通过照将抽吃对方的子力,均按“捉”处理。
3.占据守和要点,立即构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捉士相(象),按闲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二十八。
4.一方形成“自毙”,应由己方负责,不得视为另一方造成;若另一方应将着法产生新的杀法,仍应按“杀”判处。(参见棋例细则之图二十四。)
5.凡走子兼具多种作用时,应从重裁处。如杀兼捉、杀兼兑,判杀;捉(系指捉不同兵种子力)兼兑、兼献,判捉等,依此类推。参见棋例细则图七、图二十一。
6.形成同兵种邀兑,邀兑之子吃去被邀兑之子直接作杀的,优先考虑对方同兵种互换吃子,按兑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十一);如邀兑之子参与作杀(与其它子力配合连续照将),则按杀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十二、图十三)。
㈣术语解释
1.捉
凡走子后能够造成在下一着(包括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照将”或连续互吃交换的手段)吃掉对方子力且得子者,称为“捉”(含“抽吃子”),见试行本28、3款。
2.兑
凡有根子企图与对方相同兵种进行等价交换,而对方一旦吃去此子后(优先考虑对方同兵种互换吃子),不致立即被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邀兑”,简称“兑”。
双方不同兵种之间进行等价交换,也称为“兑”。见试行本28、4款。
3.有根子、无根子和少根子
凡有己方其他棋子(包括暗根)充分保护的棋子,称为“有根子”;反之,称为“无根子”。两个棋子同时被捉或一个棋子被对方两个棋子联合捕捉,却只有一个共同的“根”保护,则称为“少根子”。见试行本28、15款。
4.真根和假根
作为“根”的棋子(保护子),在己方受保护子被吃去时,即刻反吃且不会被对方将死者,称为“真根”;反之,形式上根,实际不能离线反吃者,则称为“假根”,假根子按无根子处理。见试行本28、16款。
5.自毙
甲方“照将”乙方,以致形成己方的被杀状态,如乙方“应将”的着法不属禁止着法,则甲方“照将”这着棋,称为“自毙”。
㈤“捉”的判断原则(试行本29条)
1.形成“捉”的行棋特征:
⑴“动子”(走动的子)直接捉子;
⑵“静子”(相关子)捉子;
⑶“动子”和“静子”联合捉子。
2.捉子的形式有:
⑴预计能够直接得子(含价值较低棋子捉吃价值较高的棋子,如一马或一炮捉吃车等);
⑵预计能够通过连续照将“抽吃”得子;
⑶预计能够通过完整的互吃(吃子的子立即被对方反吃,而非各吃各的子)交换过程得子。
3.构成“捉子”,应符合下列条件:
⑴“捉”产生于刚走的这着棋,走棋之前尚不存在。反之,走棋之前已存在的“捉”,则不算“捉”;
⑵直接或间接被捉的是有子力价值的无根子(含假根子、少根子);
⑶下一着吃子或得子后,不致立即被对方将死。即使预计对方下一着(隔一步棋)能形成“绝杀”,也不予考虑。
⑷作为“根”的子捉吃对方的子,也按捉处理。即使预计吃子后,己方原来的有根子因失“根”被对方吃掉,造成子力价值受损,也不予考虑。见试行本29、3、1款和棋例细则图五。
⑸在走子后没有产生新的“捉”的前提下,己方原来作“根”的子能够“净吃”对方走子前已经被捉的棋子,亦不考虑子力价值的得失,一律按“闲”处理。见试行本29、3、1款和棋例细则图六。
⑹一方形成“自毙”,应由己方负责,不得视为另一方造成;若另一方应将着法确有其他杀法,仍应按“犯禁”判处。见棋例细则图十五。
⑺一方行棋后,形成己方某个无根子被捉,应责任自负,其判断原则可引用试行本28.18、29.6“自毙”的有关条款。
⑻出现其中一方为联合捉子且形成双方互捉的待判局面,如果一方为“动子”步步长捉无根子,另一方“动子”步步避捉、“静子”长捉或其中有一着捉少根子或有根子(非长捉无根子),应由长捉无根子的一方变着,不变判负。见棋例细则图九、十。
二、棋例裁决
进行棋例裁决时,要熟练掌握以下三个程序:
㈠掌握裁决时机
在对局中出现了“待判局面”,即双方着法循环三次,有一方棋手要求裁决时,监局裁判可停钟进行裁决。如双方棋手均未提出,裁判确认对方着法循环反复明显超过三次,亦可停钟裁决。如果过晚表态,由于一方棋手变着而无法裁定,势必造成漏判。如循环反复局面不够三次,裁判不能停钟裁决。如果停了钟,确认循环反复不够三次,裁判不必表态,应开钟继续比赛。
㈡进行分析判断
除了自己有把握吃准的简单棋例,裁判可直接裁处外,较复杂的棋例应与裁判组长或裁判长共同商量后裁定。进行研究时,应另找一个棋盘(保持好棋势和棋钟的原始状态),把出现的局面和双方循环着法摆出来,在回避双方棋手、领队、教练的情况下,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第一步,分析判断一方的走子性质,即研究一方所走着法的属性。
第二步,分析判断另一方的走子性质,即研究另一方所走着法的属性。
第三步,把双方循环反复着法的走子性质,综合在一起,对照棋例总纲进行分析。
㈢宣布裁决结果
按照棋例总纲规定,分以下三种情况,由监局裁判宣布裁决结果。
1、单方面长将者立即判负。
2、双方均为允许着法或禁止着法(含双方长将)立即判和。如双方为互捉,符合试行本29、8款规定,则判长捉无根子一方变着,不变判负。
3、一方为禁止着法,另一方为允许着法,犯禁方必须立即变着,若在单方面两着棋(含)以内没有变着,立即判负。若立即变着,则继续比赛。
--------------------------------------------------------------------------------
三、关于棋例
(一)关于隔一步杀
如(图1) 重复着法
1. 车二平一(闲) 车9平8(杀)
2. 车一平二(闲) 车8平9(杀)
分析判断
(图1)
(二)关于各吃各子
如(图2) 重复着法
1. 炮六平七(捉) 车3平4 (闲)
2. 炮七平六(捉) 车4平3 (闲)
分析判断
(图2)
(三)从捉到捉1
如(图3) 重复着法
1. 车九退二 (闲) 士4进5 (闲)
2. 车九进二 (将) 士5退4 (闲)
分析判断
(图3)
(四)从捉到捉2
如(图4) 重复着法
1. 炮八平九 (闲) 车2平1(捉)
2. 炮九平八 (闲) 车1平2(捉)
分析判断
(图4)
(五)从没捉到捉
如(图5 ) 重复着法
1. 车七退一 (捉) 车4退1(捉)
2. 车七进一 (捉) 车4进1(捉)
分析判断
(图5)
(六)关于“自弃”
如(图6) 重复着法
1. 马八退九(闲) 车3进2(捉)
2. 马九进八 (捉) 车3退2(捉)
分析判断
(图6)
(七)作根子捉子1
如(图7) 重复着法
1. 车二平三(捉) 马7进8(闲)
2. 车三平二(捉) 马8退7(闲)
分析判断
(图7)
(八)作根子捉子2
如(图8) 重复着法
1. 车三退一(捉) 马5进6(捉)
2. 车三进一(捉) 马6退5(捉)
分析判断
(图8)
(九)关于净吃子
如(图9 ) 重复着法
1. 兵五平六(闲)车5平4(闲)
2. 兵六平五(闲)车4平5(闲)
分析判断
(图9)
(十)关于“根”的问题1
如(图10) 重复着法
1. 车六进一 (捉)马6退7(捉)
2. 车六退一 (捉)马7进6(捉)
分析判断
(图 10)
(十一)关于“根”的问题2
如(图11) 重复着法
1. 车八平七(捉) 马3退5(捉)
2. 车七平八(捉) 马5进3(捉)
分析判断
(图11)
(十二)关于同兵种互兑局面1
如(图12) 重复着法
1. 后车退一 (捉) 将4退1(闲)
2. 后车进一 (将) 将4进1(闲)
分析判断
(图 12)
(十三)关于同兵种互兑局面2
如(图13) 重复着法
1. 炮八退四(捉) 车6退4(闲)
2. 炮八进四(闲) 车6进4(捉)
分析判断
(图 13)
(十四)兵(卒)与互打
如(图14 ) 重复着法
1. 车四平五(捉) 卒5平6(闲)
2. 车五平四(捉) 卒6平5(闲)
分析判断
(图14)
(十五)关于守和要点1
如(图15) 重复着法
1. 车一平九(闲) 车9平1(闲)
2. 车九平一(闲) 车1平9(闲)
分析判断
(图15)
(十六)关于守和要点2
如图16 重复着法
1. 帅五平四(杀)车4平6(将)
2. 帅四平五(闲)车6平4(闲)
分析判断
(图16)
(十七)关于兵(卒)参与吃子
如图17 重复着法
1. 炮六平五(捉) 将5平4(捉)
2. 炮五平六(捉) 将4平5(捉)
分析判断
(图17)
(十八)测试题
如(图18) 重复着法
1. 车八进一( )炮8退1( )
2. 车八退一( )炮8进1( )
您如果比赛临场执台,一方运动员请您裁处该局,您可以迅速准确的拿出裁决结果吗?请抽时间研拆一下,并告知裁决结果及演变着法。
(图 18)
资料收集整理:周文彬 2011年3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